石家庄一大学生刷单被骗 不是“馅饼”是“陷阱”

燕赵都市报
关注
小王的购物短信截图


小王和骗子的微信截图
“右手抱娃左手兼职,还能够享受日结四位数”,你是否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吸引眼球的“刷单”兼职广告?殊不知有些骗局就是以轻松拿佣金为诱饵开始的。近日,省会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被拉入一个可以刷单赚钱的微信群,于是按照群主的要求操作,结果被骗370元。
近日,石家庄网警巡查执法接到了省会某高校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王的求助,小王介绍,她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这个群全部都是为了刷单赚钱进来的,群里一个叫“客服05”的人表示可以让小王来做任务,挣佣金,于是小王按照他的操作去做,开始先是在京东购买了两张价值一百元的亚马逊礼品卡,花费了180元,接着又让小王在京东购买两张相同的亚马逊礼品卡花费190元,两次移动话费370元。小王购买成功后就把订单以及礼品卡密码截图发给对方,结果没想到期望的佣金没有得到,对方却将小王给拉黑了。小王赶紧从网站上查询这四张礼品卡,结果这几张卡已经全部要兑换进他人的账户。
石家庄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联系了亚马逊网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表示希望小王尽快报警,亚马逊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尽力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目前,小王已经就此事报警,盼望着警方能抓到骗子,挽回自己的损失。
警方介绍,借助虚假交易为网店刷好评,提高卖家销量和信誉的同时,自己获得一部分佣金就是刷单,而在这些刷单相关的骗局中,虚拟商品又成为骗子们看中的“新领域”,骗子们纷纷看中了有密码就可交易的购物卡、充值卡等。对骗子来说,虚拟商品最大的好处是不退款,有密码即可消费、充值。比如小王,相当于用自己的钱给骗子买了可消费的购物卡。
目前兼职刷单诈骗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要有人出钱,骗局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网络上购买,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之间互相达成某种默契,形成高效的诈骗链条。那么,这条诈骗产业链条是如何分工运作的呢?目前网络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兼职刷单”诈骗产业链,主要分工包括,专门发送诈骗广告的人、专门具体实施诈骗的人,还有专门提供销赃的网络黑市。诈骗团伙利用“兼职刷单”作幌子,他们的诈骗目标就是那些前来应聘刷单的人。
警方介绍,“刷单”属于违法行为,不想因为帮人刷单而被骗,首先要做到知法守法。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刷单”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最高可罚款200万元。同时,网站平台应加大监管力度,起到必要的监控作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刷单”行为的产生。
网警介绍,其实,识别骗局并不难,只要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所有的网络兼职骗局都打着“时间自由、日赚数百元、轻松创业”的旗号,轻轻松松赚大钱。试想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他需要发招聘广告来招人吗?
警方建议,大学生暑期兼职应到正规求职平台求职。找大型企业实习生招聘比较可靠,学校就业服务中心介绍的实习项目也比较靠谱。千万不要找不知名的微信推广,更不要乱加不熟悉的“QQ群”“微信群”等求职。
最后建议大家平时多关注警方发布的安全防范知识,提高自己不被骗子“洗脑”“忽悠”的免疫力,在脑中安装一个“反欺诈软件”,将一切“诈骗病毒”拒之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