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疾控提示】红曲食品中的“隐形威胁”——桔青霉素污染

新浪河北
关注原标题:[河北疾控提示]红曲食品中的“隐形威胁”——桔青霉素污染
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菌固态发酵制成的,为天然保健品,也常被用于食品着色。红曲米、红曲保健品被誉为“天然他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具有保护心血管、抗氧化、调节血糖等作用,在中医理论中,红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红曲发酵过程中,可能隐藏着一种有毒物质——桔青霉素,危害人体健康。
什么是桔青霉素?
桔青霉素是由部分红曲霉、青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肾毒性和肝毒性,长期摄入可能损伤肾脏,还可能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3类)。此外,桔青霉素具有热稳定性,常规烹饪温度(100℃)难以完全降解。当在发酵过程中存在红曲霉某些菌株(如紫色红曲霉),或是食品储存不当(潮湿、高温)的情况下会产生桔青霉素。红曲米、红曲粉、红曲保健品、某些发酵豆制品等食品是常见的易被污染的高风险食品。
合理选购可降低风险
红曲食品受桔青霉素污染的情况虽然存在,但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合理选购来降低风险。在消费、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品牌,查看检测报告(是否标注“未检出桔青霉素”)。
2、避免购买颜色异常或储存不当的红曲产品。
3、在密封、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避免霉变。
4、选择有‘蓝帽子’标志的保健食品,建议每日红曲米摄入量≤50g,服用他汀类药物者需咨询医生。
红曲是被现代科技激活的传统瑰宝,学会如何健康、安全地食用十分重要。作为消费者,通过选择正规产品、合理控制摄入量,即可安全享受这份传承千年的健康馈赠。
来源:河北疾控

